近年来,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以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为指引,将绿色农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,高标准推进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,通过构建“生态产业化、产业生态化”的现代农业体系。
茶叶香 茶产业是江城县的传统支柱产业,种植历史悠久,茶文化底蕴深厚。在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过程中,江城县积极引导茶叶企业和茶农转变生产方式,采用绿色生产技术,加强茶园管理,提升茶叶品质,计划到2025年全县创建绿色食品原料(茶叶)标准化生产基地17.54万亩,2025年茶产量预计1.9万吨,总产值预计31.689亿元。
“我们和润茶厂自主产权的基地有520亩,一直坚持自然农法的管理,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,遵循一年四季气候变化,让茶树自然生长,不使用任何农药和化肥。”和润茶厂(普洱)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寇养民介绍,2024年9月,公司的7个茶叶产品顺利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,获得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证书,成为江城县首家获此殊荣的茶叶企业,也成为江城县茶产业绿色化发展的代表。
沃柑甜 江城县沃柑产业同样是江城县的特色产业。江城昼夜温差大、光照充足、雨量充沛,产出的沃柑圆润饱满、鲜甜多汁、品质上乘,深受消费者喜爱。目前,江城县的沃柑不仅销往全国各地,还出口到泰国、老挝、越南。为了擦亮“江城沃柑”的金字招牌,江城县制定了严格的《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生产操作规程》,从选种、种植、施肥到采摘,全程遵循绿色标准,严格管控农药和化肥使用,保证沃柑品质。据了解,江城县计划到2025年全县创建绿色食品原料(沃柑)标准化生产基地3.6万亩,截至目前,已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认证面积1.76万亩、产品产量2.6万吨,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产品产量占基地原料总量的57.78%。
坚果兴 与作为传统产业的茶产业和沃柑产业不同,澳洲坚果产业是江城县近年来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。为扩大产业规模、提升发展质效,江城县按照“政府主导、规划先行、企业引领、科技支撑”的全产业链发展思路,引入多家坚果加工企业,建成4家澳洲坚果初加工一体化加工厂,有效提升坚果附加值,解决农户销售后顾之忧。同时,通过技术指导和培训,提高农户种植技术水平,确保坚果品质。“我们公司于2017年10月取得了绿色食品认证,截至目前总认证面积为24461亩。”中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行政部主任徐斌介绍,公司在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后,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标准进行生产和管理,规范使用绿色食品标识,既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和市场竞争力,又推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。 江城县计划到2025年全县创建绿色食品原料(澳洲坚果)标准化生产基地16.7万亩。截至目前,全县已有15万亩进入投产期,2024年产量2.2万吨青果,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产品产量占基地原料总量的46.15%。
江城县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对当地发展意义重大,能为各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。“茶叶、澳洲坚果、沃柑等传统支柱产业正处于提质增效的关键期,创建工作将助力江城县绿色农产品生产区域化布局、产业化经营、标准化生产、市场化发展。创建成功后可以在创建基地范围内的产品包装上打印‘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’,助力企业品牌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。”江城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副局长李海说。
好评 ![]() |
|
0% | 0 |
中评 ![]() |
|
0% | 0 |
差评 ![]() |
|
0% | 0 |
一水一山村原生态食品官网 | 生态食品网 | 中国农产品生态产品网 | 生态食品平台 | 生态中国网 |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|